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1月12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2021年,中国进出口总额连续跨过5万亿、6万亿美元两个台阶,2022年预计规模将再创新高。过去三年,世界变局加速演进,世纪疫情影响深远,国际经贸环境动荡不安。从商务部跟踪监测的样本外贸企业情况看,已经出现了一些积极信号,特别是出口大省接单情况有所好转。从新冠疫情爆发开始的2020年,我国进出口顺差就急剧扩大,2021年与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,我们顺差增加了48%,不仅如此,到了2022年,我们顺差还在进一步扩大。
事实上能够保证对外投资的安全稳定,对于国内人民的生活也是至关重要的,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,源头的原材料成本的降低,也会降低终端消费品的价格,也就必然会导致终端消费品的价格下降。我国人力资源成本其实这些年一直在上升,较于东南亚国家早已失去优势,但我们的出口额能进一步扩大,说明我国现已逐步开始产业升级,总的来看,2022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展现出较强的韧性,一季度平稳开局,5、6月份迅速扭转了4月份增速下滑的趋势,为全年外贸保稳提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但如果商品顺差的同时,资本还出不去或者效率很低,那就不是好事情。按照历史的逻辑来看,资本输出的前提是力量能够到达。不过话说回来,防疫的确不利于消费和就业,而且两者呈正反馈作用有螺旋下滑的趋势,这才是防疫真正的代价。事实上确实很多人在论证我国经济“稳中向好”的时候都喜欢用进出口和贸易顺差。的确我国在这一方面表现出色,由于国内疫情控制较好,工业运转基本上是没受太大影响。
那么关于该话题您还有什么其它意见或建议呢?又或者您还有什么其它值得分享的经历呢?欢迎讨论。